霉菌和酵母菌检测




信息概要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及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发布于2016年12月23日与2013年11月29日,现行有效,暂无废止信息。检测涵盖食品、环境样本及日化产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确保符合卫生安全标准。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计数,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产孢能力检测,耐热性测试,耐酸碱性评估,产毒素能力筛查,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脂质分解能力,蛋白质利用率,生长速率测定,抗真菌剂敏感性,水分活度适应性,温度耐受范围,氧气需求类型,基因序列比对,生物膜形成能力,挥发性代谢产物检测,抗生素抗性基因筛查,环境耐受性评价
检测范围
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乳制品,烘焙制品,调味品,饮料,果蔬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药品原料,化妆品,日化用品,饲料,土壤样本,水体样本,空气沉降物,包装材料,医疗器械表面,工业发酵产品
检测方法
倾注平板法: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计数活菌。
涂布平板法:均匀分布样品于培养基表面定量分析。
膜过滤法:针对低菌量样品浓缩后检测。
显微形态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鉴定菌丝和孢子结构。
PCR扩增:检测特定基因片段确认菌种。
MALDI-TOF MS:基于蛋白质谱快速鉴定微生物。
API生化鉴定条:通过代谢反应区分菌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挥发性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
荧光染色法:评估细胞活性及膜完整性。
比浊法:通过浊度变化测定菌体生长曲线。
基因测序:全基因组或ITS区测序精准分类。
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分析辅助鉴定。
抗性实验:测定菌株对防腐剂的耐受阈值。
生物发光法:利用ATP检测快速评估污染水平。
检测仪器
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光学显微镜,PCR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膜过滤装置,菌落计数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荧光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电子显微镜,酶标仪,分光光度计
检测标准
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瓶 YBB 00082002-201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1105)、控制菌检查法(1106)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1105)、控制菌检查法(110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第五章 6
化妆品用原料 透明质酸钠 QB/T 4416-2012(2017) 5.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第五章 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T 4789.21-2003
沐浴剂 GB/T 34857-2017 4.3
酵母菌、霉菌和毒枝菌素 美国FDA细菌分析手册第18章u003cbru003e(2001)
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 GB 27951-2011 附录A.2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第五章 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第五章6
美国药典 第43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6
食品和牲畜饲料的微生物学-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第一部分:水活度大于0.95 ISO 21527-1:2008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国家食品药监督管理总局 (2015年版) 第五章-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6
霉菌、酵母菌分子鉴定 MS(i)/C017-C02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国家食品药监督管理总局 (2015年版) 第五章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 GB/T 4789.21-2003
唇膏 QB/T 1977-2004 4.1
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学检测:微生物计数检验 美国药典第42版:u0026lt;61u0026gt;
食品和饲料的微生物学 酵母菌和霉菌计数的水平法 第1部分:水活度u0026gt;0.95产品中的菌落计数 ISO 21527-1:2008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第五章 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第五章 6
中国药典 2020年版四部 1105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第五章 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 6
霉菌酵母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微生物检验方法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第五章 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第五章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6霉菌和酵母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15-201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 1105
出口食品包装物微生物检测指南 SN/T 3141-2012 6.4(4789.15-2016)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 GB/T 18204.4-2013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 第四部分 六
护发素 QB/T 1975-2013 5.3
医疗器械的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GB/T 19973.1-2015ISO 11737-1:2018
护肤啫喱 QB/T 2874-2007 5.3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第五章 微生物检验方法 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15-2016
发蜡 QB/T 4076-2010 5.4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第五章、6
中国药典 2015年版四部 1105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GB 4789.15-201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 第五章 微生物检验方法 6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GB 4789.15-2016
欧洲药典 第10.0版 2.6.12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第五章 6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5.6)
发乳 QB/T 2284-2011 6.7
牙膏 GB/T 8372-2017 5.1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第5章 6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五章: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六部分
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学检测:微生物总菌落数测试 美国药典四十二版 第61章 USP43-NF38 章节 61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 第四部分 六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

新闻动态
- 09-26· 荣誉资质
- 05-08·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 04-25· CMA检测资质以及营业执照
- 03-20· 停止商标侵权、恶意竞争行为告知函
- 07-19· 经营信息变更通知书
实验仪器
- 05-17· 总有机碳分析仪
- 04-27· 智能电磁振动试验台
- 04-06· 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
- 01-27· 100吨万能试验机
- 01-18· 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