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性能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性能检测

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检测

更新时间:2025-05-09  分类 : 性能检测 点击 :
检测问题解答

荣誉资质图片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信息概要

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检测标准主要依据《GB 5009.XXX-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脂中非食用油的鉴别》,该标准于2016年发布并实施,目前尚未废止。标准规定了食用油脂中矿物油、蓖麻油、桐油等非食用油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判定依据,涵盖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结果判定等核心环节,适用于各类食用油脂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

检测项目

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不皂化物,脂肪酸组成,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矿物油含量,蓖麻油定性,桐油定性,重金属(铅、砷、汞、镉),抗氧化剂(BHA、BHT、TBHQ),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溶剂残留,极性组分,反式脂肪酸,霉菌毒素总量,抗氧化活性,油脂氧化稳定性,油脂掺伪率,水分及挥发物,杂质含量

检测范围

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芝麻油,棕榈油,椰子油,棉籽油,米糠油,茶籽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动物油脂(猪油、牛油),工业矿物油,蓖麻油,桐油,生物柴油,废弃食用油,调和油,氢化植物油,煎炸油,香料油脂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检测脂肪酸组成、塑化剂及挥发性非食用油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抗氧化剂、苯并芘及黄曲霉毒素等痕量物质。

红外光谱法(FTIR):快速鉴别油脂种类及反式脂肪酸含量。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分析油脂分子结构及掺伪特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重金属元素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油脂氧化稳定性及极性组分。

薄层色谱法(TLC):初步筛查非食用油(如桐油、蓖麻油)。

荧光分析法:特异性检测黄曲霉毒素B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检测霉菌毒素及掺伪标志物。

热重分析法(TGA):评估油脂热稳定性及不皂化物含量。

折光率测定法:辅助判断油脂纯度及掺伪情况。

密度测定法:鉴别油脂种类及密度异常现象。

冷冻试验:检测棕榈油等油脂的结晶特性。

皂化值滴定法:测定油脂皂化反应程度。

酸价滴定法:评估油脂酸败程度。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薄层色谱扫描仪,酶标仪,热重分析仪,折光仪,密度计,自动滴定仪,冷冻实验箱

检测标准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37-2003 4.10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37-2003(4.10)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