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性能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性能检测

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

更新时间:2025-05-09  分类 : 性能检测 点击 :
检测问题解答

荣誉资质图片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信息概要

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依据国家标准《GB 5009.21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该标准于2016年发布并实施,目前尚未废止。检测涵盖毒素提取、净化和定量分析,适用于双壳贝类、腹足类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评估。

检测项目

石房蛤毒素, 新石房蛤毒素, 膝沟藻毒素1-4, 脱氨甲酰基石房蛤毒素, 脱氨甲酰基新石房蛤毒素, 脱氨甲酰基膝沟藻毒素, 羟基石房蛤毒素, 羟基新石房蛤毒素, 总毒力(以STX当量计), 毒性当量因子, 毒素提取效率, 加标回收率, 方法检出限, 定量限, 基质效应, 稳定性测试, 平行样偏差, 空白对照值, 质控样品验证, 不确定度评估。

检测范围

扇贝, 牡蛎, 青口贝, 蛤蜊, 蛏子, 贻贝, 鲍鱼, 螺类(如东风螺、泥螺), 蚶类, 江珧, 文蛤, 毛蚶, 翡翠贻贝, 鸟蛤, 象拔蚌, 赤贝, 西施舌, 海瓜子, 日月贝, 菲律宾蛤仔。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色谱柱分离毒素,紫外或荧光检测器定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高灵敏度检测多种毒素同系物。

小鼠生物测定法:传统毒性检测,通过小鼠存活时间推算毒力。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基于抗体-抗原反应的快速筛查技术。

受体结合分析法(RBA):利用毒素与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特性定量。

毛细管电泳法(CE):高效分离带电毒素分子。

固相萃取净化法(SPE):去除样品基质干扰,提升检测精度。

氧化衍生化法:通过化学氧化增强毒素荧光信号。

荧光检测法:利用毒素衍生物的荧光特性定量。

免疫层析试纸条法:现场快速定性筛查。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缩短分离时间,提升分辨率。

细胞毒性检测法:基于神经细胞存活率的毒性评估。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带电荷的毒素组分。

固相微萃取法(SPME):无需溶剂的前处理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MIP):特异性吸附目标毒素分子。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荧光检测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酶标仪, 离心机, 超声波破碎仪, 固相萃取装置, 氮吹仪, 毛细管电泳系统,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生物安全柜, 细胞培养箱, 电子天平, 振荡混合器。

检测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 5009.21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 2733-2015 2.4(GB 5009.21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5009.21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 5009.21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 5009.213-2016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