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其它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它检测

脑电图机检测

更新时间:2025-04-26  分类 : 其它检测 点击 :
检测问题解答

荣誉资质图片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检测范围 脑电图(EEG)检测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脑功能评估及科研领域。其检测范围包括:

  1. 临床诊断:癫痫、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疾病、代谢性脑病、意识障碍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2. 脑功能监测:睡眠障碍评估、脑死亡判定、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及脑发育状态分析。
  3. 科研领域:认知功能研究、情绪障碍机制探索、脑机接口技术开发等。

检测项目 脑电图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以下类型:

  1. 常规脑电图:静态条件下记录患者清醒或睡眠时的脑电活动,时长通常为20-60分钟。
  2. 动态脑电图(AEEG):通过便携式设备连续监测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脑电信号,捕捉偶发性异常放电。
  3. 视频脑电图(VEEG):同步记录脑电信号与患者行为视频,用于癫痫发作分类及定位诊断。
  4. 诱发电位检测:通过光、声或电刺激诱发特定脑区反应,评估感觉及运动通路功能。
  5. 睡眠多导图(PSG):结合EEG、眼动、肌电及呼吸监测,分析睡眠结构及异常事件。

检测仪器 脑电图检测的核心仪器为数字化脑电图机,主要组件包括:

  1. 电极系统:采用银-氯化银(Ag/AgCl)电极,通过导电膏或帽状电极阵列(如国际10-20系统)固定于头皮。
  2. 信号放大器:高精度差分放大器,增益范围为10,000-100,000倍,支持低频(0.1 Hz)至高频(100 Hz)信号采集。
  3. 模数转换器:将模拟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采样率通常为200-500 Hz,确保信号保真度。
  4. 分析软件:具备滤波(如陷波滤波消除工频干扰)、频谱分析(FFT变换)、事件标记及三维溯源定位功能。
  5. 辅助设备:包括电刺激器(用于诱发试验)、视频同步装置及数据存储系统。

检测方法 脑电图检测的标准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1. 准备阶段

    • 患者清洁头皮,避免油脂影响电极接触。
    • 根据国际10-20系统定位电极,测量并标记Fp1、C3、O2等关键点位。
    • 使用导电膏或生理盐水降低电极-皮肤阻抗至5 kΩ以下。
  2. 参数设置

    • 设置高频滤波(70 Hz)和低频滤波(0.5 Hz),采样率500 Hz。
    • 选择参考导联(如耳垂参考)或双极导联模式。
  3. 信号记录

    • 基础记录:患者闭眼静息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持续5-10分钟。
    • 诱发试验:通过过度换气(3分钟深呼吸)或闪光刺激(1-30 Hz频闪)诱发异常放电。
    • 睡眠监测: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下记录慢波、纺锤波等特征波形。
  4. 数据分析

    • 人工判读结合软件分析,识别尖波、棘慢复合波等异常波形。
    • 通过功率谱密度图(PSD)量化α、β、θ、δ频段能量分布。
  5. 报告生成

    • 记录异常放电的持续时间、频率及空间分布,结合临床资料出具诊断结论。

分享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脑电图机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脑电图机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