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性能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性能检测

一氧化碳含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5-05-11  分类 : 性能检测 点击 :
检测问题解答

荣誉资质图片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text

信息概要

一氧化碳含量检测标准依据GB/T 9801-1988《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该标准发布于1988年12月1日,现行有效,暂无废止时间。检测内容涵盖环境空气、工业废气、密闭空间等场景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测定,要求检测精度需达到0.1mg/m³,并明确采样方法、分析步骤及质量控制要求。

检测项目

一氧化碳浓度, 温度适应性, 湿度干扰, 采样流量误差, 零点漂移, 量程漂移, 响应时间, 线性误差, 重复性偏差, 检出限, 量程范围, 交叉敏感性, 传感器寿命, 报警阈值精度, 数据存储完整性, 通讯接口稳定性, 电源波动影响, 抗电磁干扰能力, 环境压力适应性, 长期稳定性

检测范围

工业废气排放口, 汽车尾气, 燃气热水器, 燃煤锅炉烟气, 地下停车场空气, 隧道通风系统, 矿井作业环境, 实验室密闭舱, 石油化工装置, 家庭燃气灶具, 生物质燃烧设备, 燃料电池排气, 烟草烟雾, 火灾后空气, 船舶机舱, 航空器客舱, 铁路机车内部, 焊接作业区域, 化学品存储仓库, 应急消防设备

检测方法

非分散红外法(利用CO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定量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测量电流信号变化)

气相色谱法(分离气体组分后使用热导检测器测定)

催化燃烧法(检测CO燃烧引起的电阻变化)

比色法(基于化学试剂显色反应进行比色定量)

激光吸收光谱法(高精度测量特定激光波长吸收强度)

半导体传感器法(利用气体吸附导致的电导率变化)

质谱分析法(通过离子质荷比进行痕量检测)

光离子化检测法(使用紫外光电离气体分子并检测电流)

化学发光法(基于CO与臭氧反应生成激发态CO₂并发光)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远程遥测大范围空间CO分布)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多组分同步分析及高分辨率检测)

便携式直读仪器现场监测(实时显示浓度数据)

被动扩散采样法(长期累积采样结合实验室分析)

湿化学分析法(使用硫酸钯-钼酸铵试剂进行比色测定)

检测仪器

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 电化学气体检测仪, 气相色谱仪,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 激光光谱分析仪, 质谱仪, 光离子化检测器, 化学发光分析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 恒流采样泵, 标准气体稀释装置, 动态配气系统, 数据记录分析软件

检测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02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8984-2008

工业用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乙炔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3394-2009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 18204.2-2014

气体分析 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 GB/T 28726-2012

工业用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3392-2003

电子工业用气体 氧 GB/T 14604-2009 4.4

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 GB/T 8979-2008 4.3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GB/T 3634.2-2011 5.2

气体分析 校准混合气组成的测定和校验 比较法 GB/T 10628-2008/ISO6143:2001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乙炔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3394-2009

气体分析 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 GB/T 28726-2012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一氧化碳含量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一氧化碳含量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