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其它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它检测

不完善粒检测

更新时间:2025-04-26  分类 : 其它检测 点击 :
检测问题解答

荣誉资质图片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不完善粒检测范围 不完善粒检测主要针对谷物、豆类等农作物及其加工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大麦等。检测环节涵盖收获后初筛、仓储管理、加工前原料验收及贸易流通等阶段。检测对象包括未加工原粮、半成品及成品粮,重点评估颗粒完整度、外观缺陷及内在品质变化。

检测项目

  1. 破碎粒:因机械损伤或外力作用导致的颗粒断裂、缺损。
  2. 虫蚀粒:受害虫蛀食形成孔洞或残留虫体、排泄物的颗粒。
  3. 霉变粒:因湿度、温度不当导致霉变,表面或内部可见菌丝、变色。
  4. 发芽粒:储存条件不当引发胚芽萌动或突破种皮的颗粒。
  5. 病斑粒:受病害侵染呈现明显斑点、变色或腐烂的颗粒。 以上项目直接影响粮食的储存安全、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需定量分析其占比。

检测仪器

  1. 自动分选仪: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快速筛选外观缺陷颗粒(如破碎粒、病斑粒)。
  2. 电子天平:精确称重,计算不完善粒质量占比(精度0.01g)。
  3. 显微镜:辅助观察虫蚀粒蛀孔特征或霉变粒菌丝结构。
  4. 水分测定仪:评估霉变风险,控制样品含水率(范围0-100%)。
  5. 近红外光谱仪(NIRS):无损检测发芽粒内部成分变化(如淀粉酶活性)。

检测方法

  1. 抽样与预处理:依据GB/T 5491标准,随机多点取样,混合缩分至500g代表性样品,去除杂质后备用。
  2. 分拣与分类
    • 自动分选仪初筛后,人工复检可疑颗粒,按项目分类。
    • 霉变粒需结合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发芽粒通过胚芽完整性判定。
  3. 定量分析:称量各不完善粒质量,计算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比(公式:不完善粒率=不完善粒质量/样品总质量×100%)。
  4. 品质评估
    • 虫蚀粒统计单粒蛀孔数量及深度;
    • 霉变粒检测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含量;
    • 发芽粒测定α-淀粉酶活性(参考GB/T 5521)。
  5.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各项目数值,对比GB/T 5494等国家标准判定等级。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不完善粒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不完善粒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