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耐划痕检测
更新时间:2025-04-26 分类 : 其它检测 点击 :




检测范围
表面耐划痕检测适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玻璃、涂层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各类硬质或软质表面。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汽车内饰件、电子产品外壳、建筑装饰材料、医疗器械表面、包装材料及工业防护涂层等。检测对象需满足平整度要求,且表面无明显缺陷或污染。
检测项目
- 临界载荷测定:评估材料表面在划痕过程中首次出现可见损伤的最小载荷。
- 划痕深度与宽度:定量分析划痕的几何尺寸,反映材料抗塑性变形能力。
- 划痕形貌分析:观察划痕边缘裂纹、剥落或卷边等微观形变特征。
- 多次划痕耐磨性:通过循环划痕测试评价材料抗重复刮擦性能。
- 涂层附着力验证:检测涂层与基材在划痕作用下的结合强度是否达标。
检测仪器
- 划痕测试仪:配备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针尖,可精确控制载荷(0.1N–200N)与划痕速度。
- 纳米划痕仪:用于微观尺度划痕测试,分辨率达纳米级,支持实时形变监测。
- 泰伯尔耐磨试验机:通过旋转砂轮或摩擦头模拟实际磨损环境。
- 洛氏硬度计:辅助评估材料硬度与耐划痕性能的相关性。
-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用于划痕形貌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检测方法
-
样品制备
- 裁切标准尺寸试样(通常为100mm×100mm),确保表面清洁无尘。
- 涂层材料需固化完全,基材与涂层厚度符合测试要求。
-
测试参数设置
- 根据材料类型选择载荷范围(如塑料:1–50N,金属:10–200N)。
- 设定划痕速度(0.1–50mm/s)、划痕长度(5–100mm)及环境温湿度。
-
划痕执行
- 单次划痕:垂直加载划针,匀速直线划动,记录临界载荷与形变数据。
- 多次循环划痕:同一区域重复划擦,统计直至失效的循环次数。
-
数据采集
- 通过传感器实时记录载荷-位移曲线,结合显微镜图像分析损伤模式。
- 计算划痕深度/宽度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评估材料均匀性。
-
结果判定
- 依据行业标准(如ASTM D7027、ISO 1518)判定耐划痕等级。
- 涂层材料需满足无剥离、裂纹扩展不超过划痕宽度20%等要求。
分享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表面耐划痕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表面耐划痕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

点击更多
新闻动态
- 09-26· 荣誉资质
- 05-08·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 04-25· CMA检测资质以及营业执照
- 03-20· 停止商标侵权、恶意竞争行为告知函
- 07-19· 经营信息变更通知书
点击更多
实验仪器
- 05-17· 总有机碳分析仪
- 04-27· 智能电磁振动试验台
- 04-06· 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
- 01-27· 100吨万能试验机
- 01-18· 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