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杀菌率检测
更新时间:2025-04-26 分类 : 其它检测 点击 :




检测范围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杀菌率检测覆盖临床分离菌株、体外培养标准菌株(如ATCC 43504)以及人工模拟胃环境中的菌群。检测对象包括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抗菌肽、天然提取物(如植物多酚)及复合制剂的杀菌效果评估。适用范围涵盖医疗、食品加工及公共卫生领域,用于验证药物、消毒剂或功能性产品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
检测项目
- 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定量分析待测物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临界浓度。
- 时间-杀菌动力学曲线:评估不同浓度待测物在特定时间点(0-72小时)的杀菌速率与持续性。
- 耐药性分析:检测菌株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如克拉霉素相关23S rRNA突变)及交叉耐药性。
- 生物膜破坏能力:量化待测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生物膜形成及成熟生物膜的清除效率。
检测仪器
- 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如BD Phoenix™):用于标准化菌株培养及药敏试验。
- 酶标仪与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浓度(OD600值)及活菌计数(通过ATP生物发光法)。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如ABI 7500):检测耐药基因表达水平。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如Zeiss LSM 980):观察生物膜结构变化及细菌存活状态。
检测方法
- 样品制备:将幽门螺旋杆菌接种于布氏肉汤(含10%胎牛血清),微需氧环境(5% O₂、10% CO₂、85% N₂)中37℃培养48小时,调整菌液浓度为1×10⁸ CFU/mL。
- MIC/MBC测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将待测物梯度稀释后与菌液共孵育,通过浊度法或荧光染色(SYTO 9/PI)判定杀菌终点。
- 时间-杀菌曲线:每隔6小时取样,通过平板涂布法计算活菌数,拟合杀菌动力学模型。
- 耐药性检测:提取细菌DNA,通过PCR扩增耐药基因片段并测序,结合E-test法验证表型耐药性。
- 生物膜分析: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量化生物膜量,或使用Calcein-AM/PI双染法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生物膜内活菌/死菌比例。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杀菌率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杀菌率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

点击更多
最新阅读
点击更多
新闻动态
- 09-26· 荣誉资质
- 05-08·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 04-25· CMA检测资质以及营业执照
- 03-20· 停止商标侵权、恶意竞争行为告知函
- 07-19· 经营信息变更通知书
点击更多
实验仪器
- 05-17· 总有机碳分析仪
- 04-27· 智能电磁振动试验台
- 04-06· 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
- 01-27· 100吨万能试验机
- 01-18· 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