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性能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性能检测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试验检测

更新时间:2025-05-09  分类 : 性能检测 点击 :
检测问题解答

荣誉资质图片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信息概要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试验检测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及GB 19521.13-2004等标准,该标准明确了物质与水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判定方法及危险等级划分。现行版本发布于2004年,未明确废止时间,适用于化工产品、金属粉末等领域的危险性评估。

检测项目

气体生成速率测试,燃烧极限测定,反应温度监测,气体成分分析,反应剧烈程度评估,残留物毒性检测,pH值变化测试,金属含量检测,水分敏感性试验,反应持续时间记录,气体体积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监测,反应热释放量分析,固体残留物稳定性测试,反应产物可燃性验证,样品质量损失率计算,反应气体爆炸性评估,腐蚀性产物检测,反应动力学参数分析,环境温湿度影响试验。

检测范围

金属钠,金属钾,金属钙,氢化铝锂,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硼氢化钠,锌粉,镁粉,铝粉,钠汞齐,钾汞齐,锂铝合金,硫化亚铁,氰氨化钙,氨基钠,碳化硅,三乙基铝,氢化钙。

检测方法

水反应性测试:将样品与水接触,观察是否产生气体及燃烧现象。

气相色谱法:分析释放气体的组成及浓度。

热量测定法:通过量热仪监测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燃烧极限测试:测定气体在空气中的可燃浓度范围。

质谱分析法:识别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结构。

压力监测法:记录密闭容器内反应气体的压力变化。

高速摄像记录:捕捉反应瞬间的燃烧或爆炸过程。

热重分析:测量样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损失。

红外光谱法:检测反应产物的化学键特征。

电化学传感器法:实时监测可燃气体的浓度波动。

pH值动态测试:跟踪反应液酸碱度变化趋势。

金属离子检测:通过ICP-MS分析溶液中的金属残留。

爆炸性试验:评估释放气体在密闭空间的爆炸风险。

反应速率计算:基于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推导动力学参数。

残留物稳定性测试:评估反应后固体物质的氧化或自燃倾向。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质谱仪,量热仪,高速摄像机,压力传感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电化学气体检测仪,pH计,ICP-MS,爆炸极限测试装置,恒温恒湿箱,气体收集装置,高速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检测标准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GB 19521.4-2004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GB 19521.4–2004

《化学品测试方法理化特性和物理危险性卷》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测试方法 (第二版)(中国环境出版社) 1G12

危险品 易燃固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试验方法 GB/T 21619-2008

工业用化学品 固体和液体水解产生的气体可燃性的确定 GB/T 21849-2008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6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物质 SN/T 1828.6-2019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测试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 9.1.试验N.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试验

联合国《试验和标准手册》 ST/SG/AC.10/11/Rev.7 第 33.5.4节 试验N.5

《化学品测试方法理化特性和物理危险性卷》(第二版)1G1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测试方法(中国环境出版社)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测试导则》9. 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7版) ST/SG/AC.10/11/Rev.7 33.4.1.4

危险品 易燃固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试验方法 GB/T 21619-2008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试验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试验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