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性能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项目 > 性能检测

组胺检测

更新时间:2025-05-10  分类 : 性能检测 点击 :
检测问题解答

荣誉资质图片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text

信息概要

组胺检测依据的标准为《GB 5009.20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组胺的测定》,该标准于2016年发布并实施,现行有效,暂无废止信息。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组胺的检测方法、仪器要求及结果判定规则,适用于水产品、发酵食品等中组胺含量的测定,涵盖样品前处理、定量分析及质量控制等技术内容。

检测项目

组胺含量, 挥发性盐基氮, 酸碱度(pH值), 水分含量, 总氮含量, 微生物总数, 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硝酸盐, 过氧化值, 酸价, 重金属(铅、镉、汞),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 色素添加剂, 农药残留, 抗生素残留, 过敏原成分,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检测范围

鱼类制品, 虾类制品, 蟹类制品, 贝类制品, 腌制水产品, 发酵鱼露, 酱油, 奶酪, 酸奶, 肉制品, 罐头食品, 调味品, 速冻食品, 方便食品, 保健食品, 婴幼儿辅食, 餐饮即食食品, 食品添加剂, 饲料原料, 宠物食品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色谱柱分离组胺,紫外检测器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衍生化后检测组胺特征离子碎片。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测定组胺浓度。

分光光度法:基于组胺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测定。

薄层色谱法(TLC):通过薄层板分离组胺并显色定性定量。

离子色谱法:检测组胺中特定离子的电导率变化。

荧光分析法:利用组胺衍生物的荧光特性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生物传感器法:通过生物识别元件与组胺结合产生信号响应。

毛细管电泳法:基于电场中组胺迁移速率差异实现分离检测。

电位滴定法:通过测定溶液电位变化确定组胺含量。

微生物法:利用特定菌株对组胺的代谢反应间接测定。

核磁共振法(NMR):分析组胺分子结构特征峰进行定量。

快速检测试纸法:通过试纸显色反应快速筛查组胺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组胺中金属元素杂质。

流动注射分析法:自动化连续进样结合化学发光检测。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酶标仪, 荧光分光光度计, 薄层色谱扫描仪, 离子色谱仪, 生物传感器分析系统, 毛细管电泳仪, 电位滴定仪, 微生物培养箱, 核磁共振波谱仪, 快速检测试纸读数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流动注射分析仪

检测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 GB 5009.208-2016

动物源性饲料中生物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884-2009

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测定 GB 5009.208-2016

《英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ⅩⅣ 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 GB5009.208-2016 第一法

水质 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1970-2008

《欧洲药典》第10版2.6.10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四部通则1146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四部通则1146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45-2003

中国药典 2020年版 四部通则11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 GB 5009.20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 GB5009.208-2016

中国药典 2020年版 四部通则1146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组胺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组胺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