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放电容量检测




信息概要
20℃放电容量检测是基于国家标准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中规定的测试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电池在20℃环境下的放电性能。该标准于2013年首次发布,现行有效版本为2020年修订版,未明确废止时间。检测涵盖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核心指标,适用于各类锂离子电池产品的质量验证和性能评价。检测项目
放电容量, 循环寿命, 内阻, 电压平台, 自放电率,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过充保护, 过放保护, 短路保护, 荷电保持能力,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热稳定性, 充放电效率, 容量衰减率, 一致性测试, 循环稳定性, 内压变化, 漏液检测
检测范围
锂离子电池, 镍氢电池, 铅酸电池, 聚合物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材料电池, 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 消费电子电池, 电动工具电池, 新能源汽车电池, 无人机电池, 医疗设备电池, 军用电池, 太阳能储能电池, 应急电源电池, 电动自行车电池, 便携式设备电池, 工业设备电池, 通信基站电池
检测方法
恒流放电法:通过恒定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实际容量。
循环充放电测试:模拟电池长期使用下的容量衰减情况。
内阻测试法:采用交流阻抗法或直流脉冲法测量电池内阻。
高温存储测试:评估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
低温放电测试:检测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放电性能。
过充保护测试:验证电池管理系统对过充状态的响应能力。
短路保护测试:模拟短路场景,检测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热冲击测试:通过快速温度变化评估电池结构稳定性。
振动测试:模拟运输或使用中的振动环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针刺测试:评估电池在机械滥用下的安全性能。
跌落测试:检测电池在意外跌落后的功能完整性。
密封性测试:通过负压或氦检法验证电池外壳密封效果。
荷电保持测试:测量电池在静置状态下的容量损失率。
容量恢复测试:评估电池深度放电后的容量恢复能力。
循环伏安法:分析电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
检测仪器
充放电测试仪, 内阻测试仪, 高低温试验箱, 振动试验台, 热成像仪, 短路测试仪, 压力传感器, 氦质谱检漏仪, 恒温恒湿箱, 循环寿命测试系统, 针刺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数据采集器, 电化学工作站, 能量分析仪
检测标准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QC/T 744-2006 6.2.56.3.5
互感器 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0840.3-2013 7.3.4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5
互感器 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IEC 60044-7:2001 10.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一部分:总规范 GB/T 2693-2001 4.7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2.5
美国联邦法规第10章-第430部分-子部分B-附录Y(2011年) 电池充电器能耗测量统一测试方法 10 C.F.R. Appendix Y to Subpart B of Part 430-2011 3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 第2部分: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及充电器 QB/T 2947.2-2008 6.1.2.3.4
互感器 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0840.3-2013 7.3.4
车用超级电容器 QC/T 741-2014 6.3.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16 9.0.5
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IEC 61869-2:2012 7.4.3
互感器 第 5 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0840.5‐2013 7.2.501,7.3.2.501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6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 GB∕T 36672-2018 6.2.1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2.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8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9
含宇航级云母固定电容器通用规范 GJB191B-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9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5.4
锂离子蓄电池组通用规范 GJB 4477-2002 4.7.3.4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GB/T18287-2013 5.3.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16 10.0.4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9部分:分规范2类瓷介固定电容器 GB/T 5968-2011 4.3.1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 第1部分:密封铅酸蓄电池及充电器 QB/T 2947.1-2008 6.1.6
电子及电气元器件试验方法 GJB 360B-2009 305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2.4
互感器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 20840.1-2010 7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21部分:分规范表面安装用1类多层瓷介固定电容器 GB/T 21041-2007 4.6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一部分: 总规范(可供认证用) GB/T2693-2001 IEC 60384-1:1999 4.24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5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QC/T 744-2006 6.2.6
互感器 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GB/T 20840.7-2007 9.5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7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9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电池组-工业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 EN 62620:2015 6.4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部分:总规范 GB/T 2693-2001 4.7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 第3部分: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 QB/T 2947.3-2008 6.1.2.3.4
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1部分:电流互感器 GB/T 22071.1-2018 6.4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5.2.8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8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8
有失效率等级的铝电解电容器通用规范 GJB 603A-2011 4.5.5
防火电力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DL/T 1647-2016 6.2.17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一部分:总规范 GB/T 2693-2001 4.24
车用超级电容器 QC/T 741-2014 6.2.4
固定式铅酸蓄电池第22部分:阀控类型要求 IEC 60896-22:2004 6.11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5.1.45.2.4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8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2021 8.1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GJB360B-2009 方法30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一部分:总规范 GB/T 2693-2001 4.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2.2
有和无可靠性指标的塑料膜介质交直流固定电容器通用规范 GJB 972A-2002 4.5.8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一部分:总规范 GB/T 2693-2001 4.7
变压器油介损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DL/T 1305-2013 5.4.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22部分:分规范表面安装用2类多层瓷介固定电容器 GB/T 21042-2007 4.6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工业用二次锂电池和电池组 IEC 62620:2014 6.3.2
机车、动车组用锂离子动力电池试验暂行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电池单体和模块 TJ/JW 126-2020 6.2.6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 GB/T 36672-2018 6.2.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6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一部分:总规范 GB/T 2693-2001 4.7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3部分:分规范表面安装MnO2固体电解质钽固定电容器 GB/T 6346.3-2015 4.5.2
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0840.2-2014 7.3.4
电动自行车密封铅酸蓄电池及充电器第1部分:密封铅酸蓄电池及充电器 QB/T 2947.1-2008 6.1.6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6.56.66.77.17.2.17.2.27.2.5
有可靠性指标的固体电解质钽固定电容器总规范 GJB63B-2001 4.7.7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6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部分 总规范 GB/T 2693-2001 4.7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2.3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2部分:分规范:金属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GB/T 7332-2011 4.2.2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6
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DL/T 2101-2020 5.3.3.2.2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u003cbru003e31486—2015 6.3.6
互感器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 20840.1-2010 7.3.4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1.27.2.2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工业用二次锂电池和电池组 IEC 62620:2014 6.3.1
《互感器 第4部分:组合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0840.4-2015 7.3.4
电子设备用固定双电层电容器 第 1 部分:通用规范 IEC 62391-1:2006 4.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8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12部分:电力电容测试仪 DL/T846.12-2016 6.5.1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3.5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 GB/T 36672-2018 5.3.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2.3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3-2006 6.2.5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8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7
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DL/T 2101-2020 5.3.3.2.1
IEC 60384-1:1999 4.7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2.5u003cbru003e6.3.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9部分:分规范2类瓷介固定电容器 GB/T 5968-2011 4.4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2.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u003cbru003e31486—2015 6.2.5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1.2
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0840.2-2014 7.3.4
2 类瓷介固定电容器通用规范 GJB 924A-2012 4.5.3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5.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3部分:分规范:金属箔式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GB/T 10188-2013 4.2.2
车用超级电容器 QC/T 741-2014 6.2.4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一部分:总规范 GB/T 2693-2001 4.24
互感器 第 2 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 20840.2-2014 7.3.4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2.4
互感器 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GB/T 20840.8-2007 9.6
航空锂离子蓄电池组通用规范 HB20100-2012 4.5.9.2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 GB/T 34015-2017 7.1.2
机车、动车组用锂离子动力电池试验暂行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电池包和系统 TJ/JW 127-2020 6.3.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9
互感器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 20840.1-2010 7.3.4
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DL/T 2101-2020 5.3.3.2.3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6部分:分规范:金属化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GB/T 10190-2012 4.2.2
轨道交通车辆用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电力机车、地铁车辆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GB/T7404.1-2013 5.8
固体电解质钽固定电容器通用规范 GJB 63C-2015 4.6.7
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 GB/T 38058-2019 6.5.2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便携式锂蓄电芯和蓄电池 第3部分:方形和圆柱形锂蓄电芯和蓄电池 IEC 61960-3:2017/EN 61960-3:2017 7.3.1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u003cbru003e31486—2015 6.3.9
互感器 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IEC 60044-8:2003 10.2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 18333.1-2001 6.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6.3.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16 9.0.5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须知
1、周期(一般实验需要7-15个工作日,加急一般是5个工作日左右,毒理实验以及降解实验周期可以咨询工程师)
2、费用(免费初检,初检完成以后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以及实验的复杂程度进行实验报价)
3、样品量(由于样品以及实验的不同,具体样品量建议先询问工程师)
4、标准(您可以推荐标准或者我们工程师为您推荐:国标、企标、国军标、非标、行标、国际标准等)
5、如果您想查看关于20℃放电容量检测的报告模板,可以咨询工程师索要模板查看。
6、后期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完整的售后保障
以上是关于【20℃放电容量检测】相关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
荣誉资质

实验仪器

最新阅读
新闻动态
- 09-26· 荣誉资质
- 05-08·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 04-25· CMA检测资质以及营业执照
- 03-20· 停止商标侵权、恶意竞争行为告知函
- 07-19· 经营信息变更通知书
实验仪器
- 05-17· 总有机碳分析仪
- 04-27· 智能电磁振动试验台
- 04-06· 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
- 01-27· 100吨万能试验机
- 01-18· 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